我國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不幸輕生 蘇啟誠 之死 收起廉價的正義吧

2018年9月15日 上午9:20

檢視相片

(中央社/資料照片)

我國駐大阪辦事處處長蘇啟誠不幸輕生,民進黨立委林靜儀將原因指向是假新聞、

網路酸民、鍵盤辦案、網路霸凌,造成了這樁不幸事件。在媒體的同溫層中,

也有一些自省的聲音,對於鄉民橫行、傳言四起的新聞生態,頗為不滿、也頗為無奈。

但讓我覺得錯愕的是,也不過就是2、3年前,網路還被吹捧上了天,可以提案、

海選、審議式民主,幾乎是一切問題的解藥;公民可以「不服從」法律,

「禮貌」變成了一個貶抑詞,個人的權力跟自由被無限放大。但怎麼到了今天,

多議論、抱怨個兩句,就罪大惡極,成了殺人兇手?

從網路發達以來,霸凌其實就一直如影隨形。更精確的說,霸凌,一直都是網路的重要元素跟養分。

透過貶抑別人,我們獲得「高人一等」的滿足感;透過懲罰別人,我們實踐了正義、完成了廉價的社會參與。

如果要談霸凌,「太陽花運動」時,網路上一面倒的羞辱前行政院長江宜樺,

學生們燒書、發起連署不讓江宜樺回台大任教,逼得他不得不遠走他鄉,直到這個月才能回台灣任教,這是不是霸凌?

如果要談霸凌,為了「滅頂」,網友有樣學樣,大量購買林鳳營又全數退貨,逼得好市多把不得不停售林鳳營,這是不是霸凌?

如果要談霸凌,林奕含事件時,媒體跟網民一面倒的「黑」陳星,把他打成萬惡的狼師,但至今都沒有一個人、一家媒體,真的搞清楚究竟發生了什麼事,這是不是霸凌?

如果要談霸凌,去年南港小模姦殺案時,媒體和網民一口咬定就是小模梁思繐配合男友程宇誘姦了閨密,喊冤都是裝出來的,這又是不是霸凌?

和上面這些信手拈來的的例子相比,你覺得這次的「霸凌」有多嚴重?

回顧過去這段時間的報導和網路的討論,除了一篇民進黨人士替謝長廷卸責,認為蘇啟誠該負責之外,其他的報導都鮮少提到蘇啟誠的名字,更遑論是人身攻擊。要說謝長廷被網路霸凌、外交部被網路霸凌、駐大阪辦事處被網路霸凌,或許都言之成理,但要說一個沒被點名、鄉民也不知道他是誰的蘇啟誠被霸凌,未免有點牽強。

這次事件發展至今,已經涵蓋了兩岸、藍綠、公務員心態、刁民、真假新聞等種種複雜的問題和情緒,以致各方都很難清楚、理性的討論問題。但如果撇開情緒和枝節,外交系統在關西機場封閉後的處置不如人是事實,而這絕對是「可受公評之事」。

如果謝長廷、外交部、大阪辦事處、蘇啟誠,都不能罵、不能討論,都要被指為「網路霸凌」;那以後淹水也就不要罵賴清德、蔡英文了,那也同樣是「網路霸凌」。如果議論政府的表現、批評政府無能都叫「網路霸凌」,那是很可笑的一件事。

根據親身接觸過蘇啟誠的同業形容,他是個親切、和善、沒有架子的外交官,並經常投書日本媒體替台灣發聲。少了一個這樣的外交官,當然是台灣的損失,也是很令人惋惜的事情。但利用這樣的一個悲劇,去做廉價的指責,甚或是政治操弄,就是非常惡劣的一件事。

網路霸凌有一個重要的元素就是「腦補」。自己想像出真相、事實和正義,想像出好人跟壞人,正如前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的那句名言「影射殺傷力最強」。今天沒有任何人真的知道蘇啟誠的死因,林清儀和有識之士們卻都已經「腦補」完了,認定真相必是自己想像的樣子。

腦補,是假新聞的根源,是網路霸凌的前奏。

因為不知道該怪罪誰、該找誰出氣、該叫誰負責,所以我們就跟著去怪罪鄉民、怪罪媒體,大家一起去「霸凌」那個「霸凌」了謝長廷、外交部、蘇啟誠的那群人,反正肯定不會有人跳出來反駁,於是我們又再一次實踐了鄉民的正義跟社會參與。

網路的霸凌與正義,原本就經常是一體兩面。今天那些廉價的反省、得來速的正義,就省省吧!

本圖文翻轉自 奇摩新聞  單厚之

★再給自己一次機會

自殺諮詢專線:0800-788995(24小時)
生命線:1995
張老師專線:1980

留言 Comments

留言 comments

發佈留言

跳至工具列